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南京市民曾先生向快報國民呼聲(網絡互動平臺:http://people.dsqq.cn)反映,他所在下關區大橋新村小區出新后,有數棵30年樹齡的松樹枯死了,希望有關部門關注一下,阻止樹木再出現類似現象。同時借快報呼吁并提示:小區出新時注重綠化,要給大樹生計留下足夠的空間。前天,記者就此睜開調查。
網友留言:小區出新后松樹“整體死亡”
南京市民曾先生在都市圈圈網“國民呼聲”發帖稱,他棲身的小區出新后,出現了30年樹齡的松樹整體死亡的憾事。
曾先生在帖中寫道,2021年,下關區方家營大橋新村小區出新,小區生活環境有了較大改觀,受到小區業主好評。與此同時,小區也出現了一件憾事。該小區每棟樓前后都栽植有許多樹木,綠樹成蔭,滿目蔥郁,成為小區特色。三年過去了,小區內許多路面鋪設了不透氣、不透水的地磚,緊挨幾棵雪松的健身場鋪設了塑膠地面。這些地磚和塑膠地面預留給大樹不到半平方米的土壤空間,給大樹汲水和呼吸帶來困難。在風調雨順情況下,大樹生長不成問題,但持續干旱情況下,大樹之間就發生了植物間生長的環境競爭。現在為止,已有五棵30年樹齡的松樹枯死了,另有兩棵也岌岌可危,而靠綠化帶土壤最近的松樹則平安無事。這么多雪松“整體死亡”,這在過去是沒有的。松樹陸續枯死,讓人看了很心疼。曾先生希望相關部門出頭管一管。
記者調查:枯死雪松較大直徑近40厘米
前天,記者來到位于下關區寶塔橋街道方家營社區的大橋新村小區現場采訪。剛一進小區大門,記者就看到一排雪松,約有七八棵,雪松間還設有健身器材。走上前,記者注重到,多數雪松根部被塑膠封住(如圖,紅圈處),留下不足半平方米的土壤空間,位于這排樹雪松中心部位的三棵已經枯死,樹上的雪松松針葉所有枯萎。另外,另有兩棵樹部門樹枝出現枯黃,也瀕臨枯死。一位大媽告訴記者,這里的松樹是去年底陸續枯死的,太惋惜了。
住民曾先生提示記者,這些枯死的雪松很有紀律,在兩棵樹之間一棵會枯死,這是由于地下水分有限,上面的雨水滲透不到土壤下,久而久之,樹木根部生長時形成競爭,吸收到水分的就在世,吸收不到的就枯死了。
現場,記者用手測量估算,三棵枯死的雪松較大的一棵樹干(如圖,紅圈處)直徑近40厘米,由于靠著健身器材,其底部樹皮已經被剝光。別的兩棵樹直徑也有二三十厘米。
此外,在小區40單位南面和29單位西面,也有兩棵松樹枯死了。這兩棵松樹長在一樓住戶門前,一些住戶將門前地面鋪上水泥,直到大樹根部。曾先生說,這兩棵樹也有30年了,這枯死的松樹跟前面雪松枯死的緣故原因是一樣的,就是根部周圍土壤被封住。
住民呼聲:不要讓大樹再枯死了
大橋新村原是大橋二處的職工宿舍,房改后衡宇產權歸到小我私人。記者在該小區轉了一圈,發現這里綠化確實做得不錯,各棟樓前后都栽有許多樹木,包羅雪松、梧桐、槐樹等品種。一位劉姓住民稱,他2021年就住在這里了,當時小區就種下這些樹木,算下來這些大樹已有30年樹齡。據估算,整個小區至少有百棵這樣的大樹。現在,由于衡宇產權已經歸到小我私人名下,原單位不再對該小區實施管理。現在對于這么多的綠樹管理和維護,存在一定盲點。
一些住民表示,類似問題他們曾問過綠化部門,綠化部門稱重要負責街道兩旁的樹木管理維護,小區內部的樹木,由小區自己維護。 此前,大橋新村小區物管對于樹木管理也不是很到位。眼見著大樹陸續枯死,住民憂郁,如不采取措施,長此下去會有更多的樹木死掉,并借媒體呼吁,希望政府相關部門擔負起更多的職責來。
采訪中,投訴人曾先生還提到,現在許多老小區沒有物管,有的有物業卻沒有專人負責綠化,一般靠一樓最近的綠化還能受到一樓住戶的通知,而稍遠一點的大樹生長基本處于自生自滅狀態。為此,他呼吁,政府部門在對小區出新時,多考慮些小區綠化,給大樹留下足夠的土壤空間。
街道城管:要求物管養護,并吸收教訓
就大橋新村小區樹木枯死的現象,隨后記者采訪了南京下關區寶塔橋街道城管科。城管科冷科長告訴記者,大橋新村大樹枯死的問題,他們正在積極處理中。此前他們已接到小區住民反映,他本人多次到現場查看。6月初街道城管會同市長平臺綠化所技術人員再次到大橋新村小區查看,尋找大樹枯死緣故原因,尋求對策。2021年小區出新,在健身場鋪設塑膠地面,邊上有一排雪松,雪松圍擋鋪設不透氣、不透水的地磚,預留給大樹吸水和呼吸的面積小,到現在已經有5棵樹“渴死”。對此,綠化技術人員建議將死樹處理,對于沒有死的雪松實時澆水,以保證水分足夠。
采訪中,冷科長表示,現在,街道一方面聯系區綠化部門處理小區枯樹,另一方面要求小區物管做好樹木調養工作,經常給樹澆水。同時,在以后的小區出新和綠化工程中吸收教訓,見告施工單位對樹木多的小區實施出新時,盡可能請教綠化技術人員,給樹木花卉留下足夠的生長和土壤空間,地磚選材選用透氣透水的空心磚。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m.nt-geron.com/news/5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