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河南省洛陽市大力種植九大色系、1200多個品種的牡丹,得到“中國牡丹花都”殊榮。現在,洛陽大力打造“四季常綠,三季有花”的生態城市,用更多的綠色為這座歷史文假名城增添了怪異的魅力。
造林不僅是造景,也是造福。在推進“以綠蔭城”的歷程中,洛陽著力推進“山上森林化、山下林網化、環城沿河順路景觀化、城市園林化和鄉村田園化”五化生長戰略。
造景,讓廊道都綠起來。2021年,洛陽市共完成高速公路、新310國道、快速通道、高鐵、鐵路等重要廊道沿線綠化23.84萬畝,建設了廊道防護林帶1007公里,新建和完善農田林網11萬畝,完成廊道沿線荒山、坡耕地綠化14萬畝,實施高速公路出入口綠化3749畝。2021年,洛陽對重要廊道沿線防護林帶死亡樹木、缺株斷檔地塊舉行了補植完善。為突出造景效果,廊道防護林帶采取常綠、觀花、彩葉樹種與落葉喬木相搭配,形成立體化、多層次的森林景觀。現在,洛陽市重要廊道沿線開端形成高密度、大綠量,春有花、夏有蔭,秋出彩、冬有綠的景觀效果。
造褔,重點突出生態成果。為加速荒山綠化措施,洛陽以重要通道沿線可視范圍荒山綠化為重點,大面積披綠荒山、陡坡地,近兩年全市共完成荒山和坡耕地綠化31.4萬畝。面臨荒山造林攻堅難的問題,汝陽縣采取機械挖穴、專業隊造林的方式,在荒山地上開石挖穴,2021年以來共計完成困難地造林6.5萬畝,2021年新完成困難地造林5000畝。宜陽縣戰勝錦屏山山高路陡、坡大溝深、水源緊缺等困難,做到“水、電、路、林、綠”同步上山,近4年來累計實施綠化1.8萬畝。在實現山青的同時,洛陽市圍繞伊、洛、瀍、澗四條河流以及黃河、北汝河等重要河流,將國土綠化與“四河同治”結合起來,根據河流兩側30-50米的標準,營建沿河綠帶,著力打造水清、岸綠、景美的景觀效果。洛陽市每個縣城周邊都至少建有一處城郊森林,面積從近千畝到上萬畝不等,現在全市城郊森林數目23個,總面積達13.5萬畝,開端形成了森林圍城的綠化格局。
為加大資金投入,洛陽市激勵各縣(市、區)一改之前零打碎敲的造林方式,加強土地流轉,集中連片綠化。在廊道綠化中,一些縣區采取招投標模式劃分標段,面向社會公然招標,擇優選用綠化公司簽署施工條約,并嚴把分包標段、苗木、整地栽植、澆水、管護等多個下午環節。縣鄉政府和林業部門組織技術人員全程技術指導與監視,按驗收質量分階段付款。一些縣區采取市場化運作的公司化造林模式,政府通過對外招商,吸引綠化公司采取林苗一體化的方式舉行綠化和經營。在荒山綠化和坡耕地綠化中,洛陽市還積極推行大戶承包造林、林業專業互助社造林。
為充分行展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自2017以來,洛陽市用于廊道綠化提升的總投資達8.6億元。其中,市財政預算資金5000余萬元用于廊道綠化提升,對廊道綠化精品路段每畝津貼300-1000元,對重要廊道沿線坡耕地綠化每畝津貼500元。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m.nt-geron.com/news/3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