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華安玉奇石堆出風景旖旎的“五指山”
一個深山里的農民,二十年來嗜石如命,把賺來的錢險些所有用于買石、藏石、玩石。日久月深,他最終選擇放棄所有的其他工作,一心一意經營華安玉奇石。而且,經營起步就一步登天,直接進入祖國的首都。在北京,這位華安農民一次次地把華安玉奇石推進高等次的展覽大廳,打響了華安玉奇石的名聲。他獨具匠心的經營,把華安玉奇石的交易做得紅紅火火。這位農民,就是華安縣沙建鎮寶山村陳如林。
師從名家迷上奇石
今年53歲的陳如林,十幾歲跟詔安聞名畫家沈鵬飛學繪畫、油漆,10多年的“漆畫”生活,使他積累了一定的藝術素養。2021年他轉行開車,經常往返于九龍江北溪的山間小道。不久,他迷上了路上經常會見到的華安玉奇石。
華安玉(九龍璧)是中國四臺甫玉之一,產自華安縣周邊400平方公里的一片廣漠的地域里,全縣儲量達上億立方米。這種歷經九龍江北溪水萬萬年沖刷磨洗而成的美玉,斑駁陸離、壯麗多姿,除成片成片可大面積開采的巨石外,還形成了無數皺、瘦、丑、奇兼備的風景石、觀賞石、園林石。陳如林所迷上的,就是這些皺、瘦、丑、奇的“零星”奇石。
今后,陳如林即是一邊開車,一邊緣途揀華安玉奇石。在哪里發現,就在哪里把石頭搬到車上帶回家。厥后陳如林自己經營小客車后,對奇石加倍入迷了。每天中午,他把小客車開到華安汽車站,就請一輛“摩的”載著他到8公里處的玉雕走廊揀華安玉奇石,一瓶礦泉水,一個面包就是一頓午餐。他把揀到的優美石頭逐一放在路邊,等到發車時間到了,他再去開車,并沿途請游客幫助他把玉石抬進客車。這期間,他一邊自己全力尋找奇石,同時傾盡囊中所有,購置、珍藏華安玉奇石。家里人“罵”他是“石癡”,他不搭理,依然我行我素,醉心美石間。
以石會友嶄露頭角
轉眼之間,20多年過去了。年復一年的揀石、買石,陳如林家里的庭院及8個房間均堆滿了華安玉奇石,家中大大小小、形態各異、壯麗多姿的奇石好幾萬顆,大的重量跨越一噸,小的只幾兩重。至于詳細的數字有多少,連他自己也搞不清。
為提高自己的賞石程度,陳如林買來了《中華奇石觀賞大觀》、《中國國石》、《中國賞石界》等對象書,訂閱了《中國花卉盆景》、《中華石文化》等行業報刊。他一邊學習試探,一邊揭曉文章、照片,和偕行交流、探討。通過以石會友,他的觀賞程度不停提高,他的奇石也不停地“亮相”。他珍藏的奇石“壽星”、“金龍戲珠”刊登在今年第一期《中華賞石文化》,偕行的北京楊紳劃分給兩石各賦一首詩。其中賦給“壽星”的詩是:鶴發童顏步履輕,慈眉善目美意情;只緣笑對人世事,無慮貴賤與功名。賦給“金龍戲珠”的詩是:華安石似佛含珠,哼哈二將把惡除;自然造化嘆異景,入迷入化有也無。
名揚京城奇石生輝
華安玉奇石是水沖石,有山水花鳥、形態各異、光澤度高,在奇石界備受歡迎,打進京城一定有市場。陳如林想到這一點后,決議放棄客車經營營業。他帶著30多噸的華安玉奇石來到北京,開始“投石問路”。這一年,他在空中往返飛了8趟,花費6萬多元,重要精神用在向社會推介華安玉奇石。第二年伊始,他先后加入“中興杯”天下奇石文化大展、北京首屆自然藝術展、中日邦交正常化三十周年中日字畫展等10多次天下性大展。在中國歷史博物館、亞運村、國貿大廈等地,這位華安農民向人們展現華安玉奇石特有的風貌,“空門圣地”、“天臺古韻”等奇石及“密林深處是我家”玉石盆景得到金獎,“深山美石”的華安玉奇石逐漸名揚京城。
與此同時,陳如林匠心獨運,開發華安玉奇石盆景。通過他的精巧構想,有山有水的玉石盆景一面市,就成為京城搶手貨并打入國際市場。他的奇石盆景通過北京山水盆景有限公司,出口意大利,且訂貨者絡繹不停,令他忙得不亦樂乎。
現在,陳如林在京城奇石界有了立足之地,伉儷倆在北京市宣武區――大觀園工藝品市場租了兩間店面,專門經營華安玉奇石,以石會友,以石為生。陳如林不時回華安采購華安玉奇石,制作奇石盆景,源源運往北京?,F在,他又開始網絡有關華安玉資料,準備編寫《華安奇石》一書,使華安玉的影響進一步擴大。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m.nt-geron.com/news/27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