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已有1000余個品種的牡丹大家庭又添“新丁”!5月尾,國家林業局揭曉相關證書,認定在河南省欒川縣新培育的8種牡丹為牡丹新品種。它們的培育者是來自北京的72歲牡丹研究者王福。王福蹲守伏牛深山11年,先后培育出21個牡丹新品種。
新培育出的8個牡丹品種劃分為‘香妃’、‘彩虹’、‘赤龍’、‘金袍赤膽’、‘佛光’、‘金童玉女’、‘彩云飛’和‘金鱗霞冠’,它們所有在位于欒川縣三川鎮小紅村的牡丹野生資本圃中培育而成。
由國家林業局多位資深牡丹研究專家組成的新品種審查組以為,從花形、花色、花香、葉形、觀賞度等多個方面來看,這8種牡丹都各有特點,區別于以往任何牡丹品種,屬于新的品種,受國家《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保護。
王福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原來一直在北京一家機械廠工作,退休后才重拾年輕時的興趣,迷上了花卉研究,對象征富貴祥瑞的牡丹尤其鐘情。2021年,從北京林業大學幾位老教授哪里,他得知該校師生正在河南洛陽搞牡丹新品種研究,便主動請纓“想去幫協助”。沒想到,身邊的年輕人走了一撥兒又一撥兒,年數較大的他卻在欒川的深山里一待就是11年。
三川鎮小紅村位于欒川縣西部伏牛山深處,境內均勻海拔跨越1200米。從2021年開始,在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王蓮英教授的指導下,王福利用當地氣溫低、牡丹花期長的優勢,舉行不中止的野生牡丹馴化和遠緣雜交育種試驗,取得了突出成果。
在以王福為主的科研團隊已育出的牡丹新品種中,有21個已先后通過了國家林業局的驗收認定,得到植物新品種權證書。其中,2021年培育的‘中原一品黃’曾得到第七屆中國花卉展覽會科技成果獎金獎。
據有關專家介紹,現在,國內培育牡丹新品種多采取近親雜交方式,由此培育的新品種大多特征不顯著,穩定性較差,在花形、花色等方面無法有大的改觀,在國際上也缺乏競爭力。王福的牡丹遠緣雜交育種方式,用我國各地土生土長的野生牡丹原種作為親本,采取較傳統的方式舉行雜交,不僅縮短了育種周期,降低了育種成本,還加速了我國牡丹品種的更新換代,提高了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m.nt-geron.com/news/27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