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古樹見證著自然環境的變遷,被稱為綠色文物和活化石。為了保護好嶗山古樹名木,青島嶗山風景區從今年3月上旬開始啟動了新一輪古樹名木普查工作。據嶗山林場場長董志順介紹,嶗山風景區此次古樹名木普查,是繼2021年、2021年和2021年景區古樹名木三次普查之后,開展的較全面的一次古樹名木普查。現在,此次古樹名木普查已所有完成。
經普查,嶗山風景區共有233株古樹,其中太清景區較多,有142株。景區內原掛號在冊的231株古樹中,現在依然長勢興旺的171株,長勢一般的有15株,長勢較差的有35株,瀕危的有5株,部門古樹已經死亡。此次普查新發現了12株古樹,包羅茶澗廟天女玉蘭、明道觀枳?骸⒒?嚴寺木瓜、關帝廟流蘇、耐冬等,都屬于廟宇栽植,都具有百年以上的歷史。而樹齡千年以上的古樹名木共有16株,其中13株是銀杏,別的為2株圓柏、1株龍頭榆。
根據新的古樹名木評價標準,樹齡500年以上為國家一級古樹,嶗山風景區內共有54株,其中太清宮的漢柏凌霄,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樹齡,是青島地區較古老的古樹;樹齡300~500年為國家二級古樹,嶗山風景區內共有25株;300年以下為國家三級古樹,嶗山風景區內共有154株。嶗山風景區內古樹樹種以銀杏、楸、麻櫟、黃楊、黃連木、山茶等居多。其中銀杏較多,共有58株,占古樹名木數目的25%;麻櫟16株,占6%。另外,另有耐冬、流蘇、銀薇、臘梅等珍貴種類。
用GPS定位儀繪古樹輿圖
“與以往普查不同,此次古樹名木普查首次使用了GPS衛星定位儀、測高儀等先進裝備來測定古樹位置和高度。”董志順說,在歷時八個月的時間里,景區工作人員攜帶GPS定位儀走遍了每一座廟宇、山林,探訪了每一株能夠找到的古樹名木,繪制出嶗山古樹輿圖。
除了對每一株古樹名木的樹名、別名、拉丁名、樹種、科屬、樹齡、“胸圍”和保護管理級別等基本情況舉行詳細紀錄外,還在輿圖上標出樹木棲身的經度和緯度,對古樹的各個方位舉行了攝影,輸入電腦后成立實現動態化保護和管理的地理信息管理系統。現在,嶗山風景區已完成238株古樹的數據采集工作。
另外,景區工作人員還通過查找歷史資料、走訪相關人員,進一步挖掘古樹名木的歷史文化價值,追尋每一株古樹的生長史,并對那些有特殊價值的古樹設立詳細的解說牌。“現在,嶗山景區的每株古樹都建有了完整的電子檔案。”董志順說,什么時候修剪、施肥、舉行病蟲害防治,包羅責任人是誰,只要點擊鼠標就一目了然。一旦發現損壞古樹名木的行為,工作人員就可以在較短時間內趕到事發現場。
每株古樹都成立健康檔案
這次普查,嶗山風景區還對每一株古樹名木全面體檢,成立健康檔案,小到古樹樹干蟲孔、劃痕、枝葉的折損,大到周圍的生態環境、長勢、特殊形態等情況,逐一紀錄在案。體檢發現,景區大部門古樹生長良好,受到了較好的管護。
但同時,也有許多令人擔憂的情況,好比隨著古樹的樹齡的增大和環境因素的影響,現在已有一些古樹消逝,另有一些古樹長勢虛弱、如果遭受不良環境因素的影響,極易處于瀕危狀態。另有一些古樹往往是根部和內部腐爛,一旦顯示出外部癥狀,也很難救治。另外也有少數爬山游客不注重敬服古樹,有折枝損毀現象發生。
董志順表示,針對景區古樹生長現狀,景區管理人員將分類采取措施,對瀕危的5株古樹申請專項資金,采取救治措施;對于生長不良的35株古樹,做好四季跟蹤調查,有的放矢;而對于其他古樹也要做好一般管護工作。
嶗山風景區為何多古樹?
嶗山風景區是青島市古樹名木分布較多、歷史較久的地區。在這次普查中,林業專家對古樹名木的來源舉行了調查,調查發現,景區古樹名木的歷史形成,大致可分為宗教文化形成、自然野生形成和廟宇園林生長形成三類。
宗教文化形成。歷史上,嶗山的玄門和釋教都很郁勃。玄門與釋教在建設、修復廟宇的同時都栽植樹木和花卉,由于樹種選擇的科學和地理位置的良好,加之受到后人的敬服與崇敬,這些樹木長盛不衰,成為珍貴的綠色文物。景區這樣的古樹占80%,較聞名的當屬太清宮漢柏凌霄,樹齡2100余年,西漢建元元年張廉夫在初創太清宮時親手所植。三官殿西側的“龍頭榆”也非常聞名,其樹齡達1100余年,三皇殿初建時栽植的。而有的地方正式建成廟宇的時間較晚,但因早期就有道人在此修煉并栽植一些樹木,以是樹齡遠遠高于建廟的時間,嶗山白云洞、明道觀的銀杏就屬于此類。
自然野生形成。這里植被茂密,植物種類繁多,許多自然野生植物,早先并不被人注重,長到一定規模后才引起人們的關注,被判定為古樹,這類古樹占嶗山古樹的10%,好比仰口赤松、板栗,明道觀的枳?旱取?
玄門廟宇園林生長形成。與廟宇建設同步生長的同時,廟宇園林藝術也得到了提高,羽士們在舉行道功武術交流的同時,將異地花卉交流作為一種禮儀,促進了廟宇樹種的引入。如嶗山太清宮和明霞洞樹齡700~800年的小葉黃楊、上清宮樹齡2021年的桂花等多屬此類。這類古樹在嶗山占5% 左右。
這些古樹都有個優美傳說
紫玉蘭
太清翰林院紫玉蘭,通常玉蘭每年春季開花一次,但此玉蘭每年花開兩度,4月、7月各開一次。傳說有一年道長午夜做夢,夢見花木蘭表示飲酒出征,道長夢醒厥后到院中,忽見木蘭花在月色中搖曳起舞,驀然醒悟,取出封存多年邁酒,澆在樹下,今后這株木蘭每年都開兩度。
龍頭榆
位于太清宮,為唐昭宗天佑元年(904年)一代名道李哲玄來嶗山太清宮清修時親手栽植,因樹干盤曲很像龍頭,又被稱為龍頭榆,此樹距今已有關1000多年的歷史。又因植于唐代,稱唐榆,是嶗山名樹中的珍品。
獨木成林
上清宮的一株銀杏樹,樹齡已逾千年,擁有8個主分枝和百余株分蘗的子株,其中一株子株高度近20米,樹齡也在130年以上,此樹乍看猶如一片樹林,實在中心粗壯的主干才是它的母株,周圍的子株都是從根部蘗生而成,恰大大小小幾代的子孫蜂擁在年歲已高的祖母身邊,又像大慈大悲佛法無邊的“千手觀音”。此樹為“華蓋真人”劉若拙親手所植。
山茶絳雪
位于太清宮,此樹是明代聞名羽士張三豐從周圍的長門巖島上移植而來。每到嚴冬時節,這株山茶千花怒放,整個樹冠就是落下了一層厚厚的紅雪,又稱“絳雪”。蒲松齡來嶗地,看到此景,寫下了膾炙人口的聊齋故事《香玉》,文中的花神“絳雪”即是這株山茶的化身。
群柞明志
華嚴寺麻櫟群,樹齡200~300年,善和(于七)起義失敗來到嶗山落發為僧,創出了中華武術中的獨家拳種——螳螂拳。當時常有綠林人士到華嚴寺造訪他,為了表示不屈的反清刻意,凡到華嚴寺來探望于七的人,都在廟宇周圍栽麻棟樹一株,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片麻櫟樹木。
漢柏凌霄
位于太清宮三皇殿,樹齡2100多年,嶗山較老的古樹。此樹三樹一體,冥冥中也表示了“三位一體”的道家思想。傳說此樹是漢代時太清宮首創人張廉夫成立太清宮時親手栽植。
側柏凌霄
位于太清宮三清殿,樹齡700余年,國家一級保護古樹,此樹北側根部生長著一株200年歷史的凌霄樹,凌霄分為三支,像三條青龍牢牢纏繞在側柏樹干上,每逢夏天,凌霄花開滿枝頭,被稱為側柏凌霄,兩樹又被當地人戲稱為“伉儷樹”。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m.nt-geron.com/news/17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