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往年這個時候,訂單已經是一個接一個來;今年卻只零零星星地賣了5000來棵。”3日,面臨記者,咸寧市苗木大鎮桂花鎮明星村栽植大戶夏恢技有些“郁悶”。
盡管有人將此歸罪于今年有閏九月,熱天氣長一些,但老夏心里有數:今春那場用外地苗冒充內陸苗的跟風“售假”行為,多少影響了他們的市場信譽。
原來,作為桂花之鄉,桂花鎮的苗木近年深受市場追捧,內陸苗常供不應求。但從去年開始,有人從廣西、湖南等販回一種結籽桂,冒充內陸苗兜銷。“這種桂花,花少結籽,香味淡,但樹干直、看相好,很容易被不懂行的外地客商看中。”老夏介紹。
村支書夏木明對這種行為深惡痛絕:“人家沖著桂花之鄉的名氣來的,效果買到的卻是外地苗。長此下去,對桂花之鄉這塊金字招牌晦氣。”“從投訴反饋來看,因遠程販運,有的只有20%左右的成活率。”今年“三萬”活動中,國家統計局咸寧調查隊對該鎮桂花苗市場舉行調查時,不少內陸大戶表示了擔憂。
這一現象,也引起了咸寧市、咸安區和桂花鎮政府重視。桂花鎮林業站副站長孔棟良介紹,他們調查發現,重要是一些率先使用電商平臺對外銷售苗木的大戶帶了“不好的頭”,隨后演釀成大家“整體售假”;而外地苗一旦冒充樂成,身價隨著漲近一倍。
為打擊和規范這種不良行為,今年春季銷售旺季時,區里、鎮里已團結市工商、林業、森林公安等部門睜開整治,要叱責體苗木商販,對內陸苗和外地苗標明產地掛牌銷售。“然而,這更多的依賴商販自身的自覺,由于根據市場鋪開原則,只要具備了‘三證一簽’(即種苗經營許可證、種苗質量及格證、植物檢疫證和出廠產地標簽),就可在內陸銷售。”孔棟良說。
現在,市里和區里已確定由桂花鎮牽頭,在鎮政府周圍成立專門的桂花苗木交易市場,由協會統一管理,所有苗農執行進場銷售,所售苗木必須張貼詳細標簽。“不外,真正的醒悟還應該是商販自身,以次充好等售假行為最終危險的照樣桂花之鄉好容易豎起來的整體品牌;同時,如何打造一個強有力的電商平臺幫助苗木栽植戶和經營戶規范銷售行為,也值得我們好好思索。”咸寧市林業局一位負責人表示。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m.nt-geron.com/news/10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