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蘭花,按開花時間分為春蘭、夏蘭、秋蘭、冬蘭四序,春有春劍和小神童,夏有蕙蘭,秋有建蘭,香味較濃較受人歡迎,冬有寒蘭和墨蘭,正當春節前后開花,又有芬香,故稱報羅蘭,更受人喜歡.作者在自家的六層樓頂平臺上建了一個花卉盆景園,培育了100多盆景和20多個品種、60多盆蘭花.一年四序,香味撲鼻.但不少人總覺蘭性嬌,難以服侍,護養上稍有不慎,便葉焦根爛或只長葉不開花,頗使人有看花容易栽花難之感.著實,依小編10多年養蘭花履歷,只要掌握蘭花的習性,管理得法,它就會葉茂花榮,清香四溢了.
一、分盆
滿盆以后舉行分盆,一樣平常2~3年1次,以3月至4月上旬(秋蘭),或10至11月中旬(夏蘭、春蘭)舉行為宜.分盆時,盆土要干燥些.如是濕泥,則操作未便,容易使根折斷受傷.母株翻出后,輕輕除去泥塊,按自然株分揩,修剪敗根殘葉,注重不能觸傷葉芽和肉質根.然后用清水將根部洗清潔,放蔭涼處,待根色發白,呈干燥狀時,才可分拆上盆.如氣候漸濕,還須先在陽光下曝曬10分鐘左右,有利蘭花發展.
二、上盆
花盆以口小、盆深、底孔大的為佳.新從山上挖來的野生苗須植于瓦盆,2~3年后方可換入紫砂盆或瓷盆.先在盆底孔上蓋以蚌殼、棕片等,上加粗砂、煤渣和木炭成饅頭狀,約占容量1/3.上加培育土約厚3~5厘米.一樣平常不加基肥.然后將蘭放入盆中,將根疏密排好,加拌好的細土至距盆2~3厘米處為止,將蘭株稍稍提起,高度以假鱗莖上端與土面平齊為準,不能過淺或過深.輕壓盆土,使土與根慎密接觸,再用手指沿盆周圍壓實,以免澆水時造成樸陋.較上層若敷一層青苔或碎瓦片,澆水不容易造成板結,并可削減水分蒸發.第一次澆水采取坐盆法,使盆吸足水分.最后將盆蘭放于蔭處約半月至1個月.這段時間須控制澆水,不能太濕.以后放置于半蔭半陽,透風透氣,早上能照到太陽處.盆臺要高1米左右,不能擺在平臺上,以防螞蟻和蚯蚓從盆底孔中進入,影響蘭花發展.培育土可用山上第一層山坡土,或用細沙與壤土3:7加腐殖質堆肥30%拌勻.培育土都要經由篩經消毒處置后使用.
三、管理
昔人養蘭有訣竅愛向陽,避斜陽,喜南暖,畏北寒.今人又加一條:忌煤煙.藝蘭者還有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干,冬不濕的養蘭四戒.1、施肥.不施不行,多施、重施更不行.如新蘭上盆,盆土太肥,常不能成活,縱然能成活,亦很少開花.如夏肥太多,則秋葉偏旺,常致明春報葉開花不佳.如秋肥太少,則影響秋冬之交地下花芽形成.如通常氮肥太多,葉子太肥,使葉與花的發展營養失調,就會發生不開花或少開花的現象.一樣平常來說,葉芽新出,可用少量淡肥施幾回.春分秋分和花謝后20天左右,都是對照適當的時節.施肥時間以黃昏較好,第二天早晨再澆1次清水.每隔2~3星期施1次.同時每隔20天噴霧磷酸二氫鉀1次,促使孕蕾開花.視葉色施肥,是較穩健的設施,葉顯黃而薄是缺肥,應追肥,黑而葉尖發焦是肥過多,應截至施肥.肥料肯定要腐熟,未經腐熟不能使用,忌用人糞尿.
2、澆水.實踐證實,蘭花八分干,二分濕較好,花期與抽生葉芽期,澆水要少些.梅雨季節應搬回室內,或搭棚遮雨.夏日于早晨或黃昏澆水,也不宜太多,秋天澆水量可以酌增.干旱季節,每天黃昏噴霧.噴時要向上噴,則霧點細勻,使葉面濕潤,地面濕潤,增添空氣濕度.有時一日較好噴數次,澆水要從盆邊澆水,不能當頭傾注,不能中午澆.冬季澆水雖可大減,但不是不澆,注重不能讓盆土干透,冬未春初和澆水致使葉片葉鞘沿濕,待曬干后搬入室內,以免發生腐爛.總之,干則澆,濕則停,適當偏干為原則.用水以雨水、泉水為好,各種用水均應先取來蓄積在罐中,使水中污染物沉淀,水溫正常,使自來水中氯氣逸盡,然后再澆.
3、光照.光照是形成花芽的重要因素.蘭花雖然喜涼,但如果常年放在隱藏處,也很少開花.藝蘭者早就發現,山之陰蘭葉長而花稀,山之陽蘭葉短而花多.因此栽植蘭花必須注重光照問題.在春夏日節,蘭花較好用蘆簾遮蔭,或放置于室內朝東朝南透風的窗口.簾下蘭花宜每半月轉盆1次,使蘭花四周受光,有利于植株平衡發展.到了秋涼時,應將盆蘭從蔭蔽處移出,讓它曬上午半天的太陽,但要注重秋不干.冷天放室內南窗下越冬,但不必過暖,較好加蓋塑料薄膜罩,以保持葉面適當濕度.至于防治病蟲害,如發生褐銹病、白絹病,用0.5%石硫合劑治療.若有蟻巢,則可將盆浸于水中驅之.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m.nt-geron.com/info/94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