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黃連木為落葉喬木,樹高可達30m,壽命達數百年。樹冠近圓形,樹皮灰褐色,枝葉有氣息,小枝赤褐色,有毛。原產于我國,屬鄉土樹種,分布很廣,北 自黃河流域,南至兩廣及西南各省均有野生和栽植,多分布于河北、河南、山西等省,其中以太行山區較為集中,常見有大面積的黃連木純林以及黃連木與其它樹種 的大面積混交林,多生長在低山丘陵及平原地帶。對土壤酸堿度適應范圍較廣,在酸性、中性、微堿性土壤都能適應,在平原、低山、丘陵、溝旁以及石質山地均生 長良好,抗逆、抗病能力強。
1 栽植現狀
南陽市是河南黃連木分布較為集中的地區,南陽市現有黃連木面積約0.6萬hm2,重要分布在淅川、西峽等山區縣,現存的黃連木有野生和栽植,但人工 栽植利用時間不長,重要以野生為主。野生重要以中齡和老齡樹木較多,多生長在山區或丘陵地帶,長勢緩慢,樹勢虛弱,掛果晚,產量低,不少停留在“人種天 養”或“天種天養”的原始狀態。此外,受黃連木種子小蜂危害,黃連木種子連年欠收甚至絕收,致使黃連木資本處于自生自滅的狀態。有的產量價值還不及采摘人 工用度,經濟效益不高,嚴重制約著黃連木產業的生長。近幾年,國家高度重視黃連木產業的生長,提倡黃連木規模化栽植,產業化生長。為相應國家號召,一些地 區執行大面積人工栽植,但由于缺乏栽植技術,再加上經營管理粗放,人工栽植的黃連木成活率低,生長量小,大多數長勢較差,嚴重挫傷了農民栽植黃連木的積極 性。如果僅依賴現在黃連木的生長現狀遠遠不能滿足將來社會的需求。因此研究黃連木的集約化栽植技術更是日益迫切和需要。
2 栽植技術
2.1 地塊選擇與整地
黃連木在低山、丘陵、平原均能正常生長。選擇背風向陽,土層深厚、肥沃,通透性好的微酸性到中性的沙質壤土,更有利于黃連木的生長發育。
在山地和丘陵地帶可采取魚鱗坑整地,一般長徑0.8m,短徑0.7m,深0.6m,外側有土埂,半環狀,高20~25cm,“品”字形排列。魚鱗坑 整地有一定的防止水土流失的效能,并可隨坡面徑流多少有意識地調治單元面積上的坑數和坑的規格。平原造林采取穴狀整地,根據苗木根系大小,挖不同大小、不 同深度的穴。穴徑0.6~0.7m,深度40cm以上。
2.2 苗木栽植
栽植密度應根據經營目的而定。作為以生產木料為主的用材林培育,采取2m×2m的株行距,667m2栽植166株。作為母樹林或以生產種子為主的經濟林,株行距3m×4m,667m2栽植56株。
春、秋季均可栽植。春季適宜冰凍結束,在3月份舉行,通常在苗木萌芽前10天完成栽植。秋季栽植待苗木落葉后即可舉行。采取1~2年生的結實苗,做 到隨起苗,隨包裝,實時運輸,實時栽植。栽植前要舉行修根??山馗芍裁纾舾擅绺?0~40 cm。在魚鱗坑或程度階內栽植時,先在坑內挖小穴,將苗木置于穴中心,使苗木根頸低于地表5~10cm,然后在根系周圍填濕潤細土,覆土跨越根頸時,用手 向上提苗,不使窩根,用腳扎實,再填土與地表取平,再扎實,上覆1~2cm松土保墑。栽后可舉行灌水,水滲后覆松土2~3cm,然后再封15~20cm的 土堆。如用嫁接苗造林,應設置5%授粉樹。
3 撫育管理
黃連木造林后到樹木郁閉期間,每年松土、除草2~3次,施肥1次。栽植第5年開始,每年要墾覆1次,并結合施肥或埋青。施肥應以磷肥為主,適當混施 氮、鉀肥,以滿足開花結實對磷肥的需要。在栽植后第6年,要實時舉行修枝整形和間伐工作,以保持良好的樹冠和充分的空間,促進林木生長和開花結實。修枝即 單株枝下高保留在2m左右,保持干、冠比例3:2。輪生枝枝間距離保留50~70cm,要求分布均勻、疏密適宜。修枝時間應在深秋或早春。修枝的切口要平滑,不能損傷干皮,以免創傷而影響生長。以后每 隔2~3年再修枝1次。間伐應在樹冠將要交接時實時舉行。根據留優伐劣的原則,適當照顧株行距,使植株樹冠保持1m左右的距離,使樹冠得到充分的擴展,逐 年選伐。保留的植株應該是冠型完滿、枝葉茂密、生長興旺、干形通直圓滿、無病蟲害的優良植株。
4 種子采收
黃連木果實成熟期9~10月份,當果實從紅色變為銅綠色時,要實時采收。采收時間為10月下旬~l1月中旬,銅綠色果實為成熟豐滿的種子,紅色、淡 紅色果多為空粒。采收方式重要是在地上鋪上薄布,防止種子落到地縫上,難以網絡;用棍子擊打樹枝使種子散落到薄布上,種子采收后要實時凈種,一般采取清水 沖選,凡空粒種子都漂浮在水面上,應實時剔除,將沉入水下豐滿的種子撈出曬干,在常溫下貯藏。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m.nt-geron.com/info/179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