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蠟梅先于梅花兩月開放,它是一年中嚴冬時節來訪的花中“寒客”,也是來年歲首較早報春的花之使者,有“一枝春信”的美譽和“早梅”、“冬梅”的別稱。它斗霜傲雪、凌寒怒放的品質,使歷代文人雅士從不惜惜優美的文辭和文字對它贊美。有人詠之“色輕花更艷,體弱香自永”,有人贊之“冰姿夢里慕姚黃,滴蠟凝酥別樣妝”。
蠟梅可帶來嚴冬時節較純粹的一縷冷香、較清麗的一抹蜜蠟色。梅花的花苞縮得小小的,很堅硬,另有待東風吹開。
臘梅
梅花
“蠟梅因與梅花一樣在冬春時節盛放,且都是先花后葉、有香氣,因而被稱作梅。”園林專家以為雖然同稱作“梅”,蠟梅與梅花的關系在植物分類學上關系疏遠,蠟梅為蠟梅科蠟梅屬,而梅花為薔薇科李屬,薔薇科擁有重大的家族,梅花與薔薇科的櫻花、李花、桃花的關系顯然比跟蠟梅親近得多,花形、花色也更靠近。
蠟梅是落葉灌木,梅花則是落葉喬木,兩者較顯著的不同是花期,蠟梅開在寒冬,盛花期在臘月嚴冬時。宋人晁補之曾寫道:“詩報蠟梅開較先,小奩分寄雪中妍。”梅花則在開春開放,盛花期要晚兩個月,因此蠟梅又稱寒梅、冬梅,梅花別稱春梅,蠟梅被稱作花中“寒客”,而梅花是花中“清客”。
此外,蠟梅花朵多為蜜蠟狀的黃色,梅花有白、紅、綠等多色;蠟梅香味較濃,梅花香味較淡;蠟梅葉對生,全緣無齒,梅花葉互生,葉緣有細銳鋸齒。
昔人并不深究植物的分類,將這兩栽植物都冠以梅名,歌之詠之。王維的“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此處“寒梅”可能是蠟梅吧。“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說的就應該是春天的梅花了。
約莫到了宋以后,人們才開始有意識地區分蠟梅與梅花。北宋黃庭堅《從張仲謀乞蠟梅》:“聞君寺后野梅發,香蜜染成宮樣黃”,南宋謝翱《蠟梅》:“冷艷清香受雪知,雨中誰把蠟為衣”,都是明確寫蠟梅。南宋王十朋的“非蠟復非梅,梅將蠟染腮”,則確認蠟梅非梅花。李時珍《本草綱目》稱:“此物本非梅類,因其與梅同時,香又臨近,色似蜜蠟,故得此名。”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m.nt-geron.com/info/169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