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拿獅子林、拙政園、留園和藝圃這4個天下文化遺產地來說,舉個極端的例子,如果有一天由于地震或雷電火災等不能抗力,某個園林被毀掉了,我們都可以在原地按原樣分絕不差地舉行復建。”昨天在南京舉行的全省天下文化遺產地保護管理工作會議上,蘇州世遺辦主任周蘇寧很有底氣地對全省偕行說。
周蘇寧的底氣來自去年底開始運行的“蘇州古典園林管理動態信息系統和監測預警系統”,拙政園、留園、獅子林、藝圃被選作試點單元。將4個園林的修建、假山、小橋、古樹名木、家具陳設、匾額楹聯都列為測繪內容,每一個細部的尺寸大小、材質工藝都舉行測繪和攝影,留下科學、正確的數據資料。除此之外,客流量、周邊民居和道路,甚至園林的土壤、水質、大氣和噪音等環境因素也要舉行檢測和監控。周蘇寧說:“亭臺樓閣每個月目測一次,半年用科學儀器舉行定點測量,家具陳設每周目測一次,噪音和水質也是每周測量一次,跟原始數據一對比,如果誤差比較大,系統會主動報警,提示舉行維修或保護。有了這些科學數據,蘇州園林的變化就處于隨時監控中。”據悉,從2021年起,這套系統將在被列入天下文化遺產的9個蘇州園林中全面推廣。
獅子林管理處副主任陸小新說:“以前保護文物憑經驗,如果修建物上有裂痕,這個專家說要修,另一個專家說不需要修,經常莫衷一是,現在不同了,憑科學數聽語言而不是憑主觀經驗語言。”獅子林指柏軒今年夏天的維修是20多年來的首次整修,屋面瓦脊、欄桿屏風、門窗桌椅等由于有了原始數據,維修完全“修舊如舊”。而古五松園內欄桿已彎曲變形,運用監測系統后,發現修建整體結構不受影響,因此暫不維修。
陸小新說,園內的風景按重要性被分為ABC三類,A類較重要,監測頻率也較高。這種不中止的監測帶來了管理方式的變化,以前是風景有了損壞再過后解救,而現在,所有的變化都了如指掌,可以未雨綢繆。她舉例說,園林內的每一棵樹都有照片,樹齡、胸徑、樹冠的詳細資料都有檔案,它的詳細位置會在測繪圖上標出,施肥、治蟲、修剪都有紀錄,樹一有病,馬上就會預警,可以說,蘇州對文化遺產的動態保護和監測在天下是較為全面的。
鏈接〉〉〉
我省的世遺項目是蘇州古典園林和南京明孝陵,它們的監測程度處于天下領先。中國申遺準備名單中涉及江蘇的有5個:南京城墻、蘇州古典園林及歷史街區、江南水鄉古鎮中的甪直和周莊、瘦西湖及揚州歷史城區、大運河江蘇段。這些申遺項目也將成立遺產監測機制,根據國家文物局要求,監測范圍要覆蓋申遺項目的核心區緩和沖區,內容包羅本體監測、環境監測、人為活動影響監測和平安保障系統監測等,其中自然環境監測和人為活動監測要有月尾報告,遺產本體監測要有年度報告,特殊遺產類型要有月度報告。這不光是為了申遺,今后還可以根據這些監測數據的變化,來研究各種因素對文化遺產的影響,便于做好保護工作。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m.nt-geron.com/info/148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