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該病在桃樹葉片、新梢和果實上均能發病,以葉片受害最重。葉片發病初期為水漬狀小圓斑,后慢慢擴展成圓形或不規整形病斑,直徑2—5mm,褐色,邊沿有黃綠色暈環,今后病斑凋謝、脫落、穿孔,故稱“穿孔病”。嚴重時病斑相連,造成葉片脫落。果實受害初為淡褐色水漬狀小圓斑,稍凹陷,今后病斑稍擴展,氣象單調時病斑開裂,果實失去商品代價。病原細菌重要在病梢上越冬,當桃樹展葉抽梢時,從潰瘍癍內溢出菌液經葉片氣孔和枝梢皮孔侵染。溫度高、濕度大的情況條件十分利于該病的產生。當氣溫在25℃時病菌潛育期僅為4天,20℃時為9天,19℃時為16天。打點粗放、樹體瘦弱、偏施氮肥、樹體徒長均會加重該病的產生。
二、防治要領
⑴消除病源在大棚升溫前,細心剪除病、枯枝,會合銷毀,淘汰越冬菌源。
⑵加強打點、加強樹勢、提高抗病力,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淘汰氮肥用量,實時消除徒長枝,控制棚內濕度。
⑶藥劑防治初春芽萌動期噴3—5波美度石硫合劑,展葉后噴布80%大生M45800—1000倍液、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硫懸浮劑200倍液,延續噴藥2—3次,隔斷10天閣下。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m.nt-geron.com/info/146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