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雞爪槭莖腐病為雞爪槭常見病害。
癥狀
雞爪槭發病初期幼苗基部變褐,葉片失去正常綠色,并稍向下垂,但不脫落。感病部位迅速向上擴展,以至全株枯死。病苗基部皮層出現皺縮,皮內組織腐爛呈海綿狀或粉末狀,色灰白,并夾有許多細小玄色的菌核。今后病菌逐漸擴展至根,使根皮皮層腐爛,如用手拔病苗只能拔出木質部,根部皮層則留于土壤之中。
病原:雞爪槭莖腐病的病原菌為球殼孢目、球殼孢科,大莖點屬的炭腐病菌。
發病紀律
雞爪槭莖腐病在我國南方大部門地區發病普遍,較易感病的是1~2年生苗木,尤以一年生苗木更為嚴重,常造成幼苗大量死亡。夏天土溫增高,苗木莖基部受灼傷,病菌從傷口侵入。9月以后病害截至生長。苗木木質化程度越低,發病率越高。圃地低洼積水,苗木生長不良也易發病。
防治方式:
1. 提早播種。爭取土壤解凍時即行播種,有利于苗木早期木質化,加強對土表高溫的抵御能力。
2. 合理密播。密播有利于施展苗木的群體效應,加強對外界不良環境的抗性。試驗證實,苗木密度愈小發病率愈高,密度愈大發病事愈低。
3. 加強田間管理。夏天遮蔭降溫,育苗地應采取搭蔭棚、行間覆草、栽植玉米,插枝遮陽等措施,降低對幼苗的危害。同時,在高溫季節應實時灌水噴水,降低地表溫度,有條件的地方可采取噴溉,更有利于削減病害的發生。
4. 實時清除病苗。撫育時不要碰傷雞爪槭苗木,以免病菌從傷口侵入。昔時生播種苗或一年生移植苗在松土除草或起苗栽植歷程中一定要注重不要損傷苗木的根莖,否則極易引起莖腐病的發生。
5. 藥物防治。噴灑1∶1∶200倍波爾多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每半月一次,延續2~3次。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m.nt-geron.com/info/144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