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一、癥狀特點
該病在楊樹育苗地發病重,有時甚至100%發病,因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其典型的癥狀為發病初期,樹干皮孔周圍出現水泡,手壓即有液體流出,水泡破碎后流出帶臭液體,內有大量細菌。較后病部干縮下陷成潰瘍斑,病斑處皮層變褐腐爛。病害嚴重時,水泡麋集,可引致樹皮所有腐爛,損壞疏導組織致使全株枯死。
二、發病緣故原因
該病病原菌是一種細菌,它在樹皮內越冬,由雨水、昆蟲等傳播,經皮孔、傷口侵入危害,潛育期1-2個月。4月開始發病,—年有兩次發病熱潮,5-6月為發病盛期,7-8月發病緩慢,9月再次盛發常發生在移栽的大苗和弱樹上。
三、防治方式
1.加強檢疫。加強發病區楊樹苗木的產地檢疫和調運檢疫。對已有細菌性潰瘍病癥狀的苗木要舉行處理,阻止用于造林。詳細可利用專化抗血清檢測技術,對出圃造林苗木舉行檢測。
2.強化營林措施,成立具有自控能力的生態林。從營林措施入手,優化林分結構,控制潰瘍病暴發。詳細可以采取營造混交林或栽植抗性強樹種,如栽植抗病、抗逆性強的楊樹品系:抗病強的樹種有銀中楊、美黑3號(美黑歐洲黑楊)、黑小2號(歐洲黑楊小葉楊)、大青楊等。成立和生永生態型林業,以加強森林的自控能力。對于已無經營價值的病死株和重病株,要實時伐除,削減侵染來源,有設計地在重災區更換抗病樹種。
3. 加強苗期管理。在苗木扦插時,用塑料薄膜覆蓋,防止凍害和干旱,提高地溫,促進苗木結實生長,加強苗木的抗病能力,減輕楊樹細菌潰瘍病的侵染。同時加強肥水管理,加強樹勢,阻止創傷。
4.育苗期間利用抗病誘導劑提高苗木抗病性。在楊樹育苗插穗前,將插穗浸在鏈霉素(600毫克/千克)樹木抗病誘導劑中浸泡24小時。通過誘導劑處理插穗,使處理后的苗木具有較強的抗病性。育苗用的種條感染該病,必須刮除病斑,并用300倍的福爾馬林液消毒。
5.涂保護劑。對移栽大苗,早春刷白涂劑,或用0.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1:1:160波爾多液噴干,預防感染。另外,東北林業大學最新研制的一種抗樹木凍害的樹木保護劑,可在樹干上形成一層保護膜,防止細菌的大量繁殖,從而使林木凍害發生減輕,削減病菌的侵入,到達防病的目的。方式是在早春楊樹萌芽前或秋季落葉后,向苗木噴灑鏈霉素(600毫克/千克)+樹木防凍保護劑(110倍),防止楊樹苗木遭受凍害和增添抗病性。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m.nt-geron.com/info/143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