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大葉黃楊尺蠖Abraxas miranda(Butler)又名絲綿木金星尺蠖、衛矛尺蛾,屬鱗翅目,尺蛾科。近幾年來,大葉黃楊已成為我國園林綠化中較常用的綠籬、修剪造型和背景植物,應用越來越來普遍,在城市綠化中施展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近幾年大葉黃楊尺蠖發生較重,使其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受到了限制。為此,我們從2021年開始,對該蟲在我市的發生特點舉行了觀測和調查,并舉行了藥劑防治試驗。現將效果報道如下。
1 質料與方式
1.1 生物學特征觀測3月中旬在吳江市農技推廣中心院內的大葉黃楊綠籬植物樹冠下0~5cm土層采集越冬蛹,帶回室內放入裝有砂土的培育皿中,每皿放置20個蛹,3個重復,用濾紙保濕,然后將培育皿放入養蟲籠中。成蟲羽化后,放入大葉黃楊枝條,舉行產卵、孵化、幼蟲發育進度、化蛹以及成蟲羽化的觀測和紀錄。室外生活習性的觀測也是在吳江市農技推廣中心院內的大葉黃楊綠籬植物上,從3月中旬開始調查觀測,直到12月中旬結束。
1.2 田間藥劑防治試驗 試驗設25%滅幼脲SC(吉林通化農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2000倍液,4.5%高潤博EC(4.5%高效氯氰菊酯EC,江蘇蘇化團體有限公司生產)3000倍液,55%殺蘇DP(Bt1600IU+殺蟲單,武漢科諾生物農藥有限公司生產)1000倍液,1.1%綠浪EC(百部堿·楝素·煙堿,海南僑華農藥廠生產)1000倍液,40%辛硫磷EC(江蘇連云港立本農藥化工有限公司生產)1000倍液,及空缺比較(不施藥),共6個處理,3次重復。每小區長1.5m,距離0.5m。藥前調查幼蟲發生數目。施藥時間在4月25日,內陸一代大葉黃楊尺蠖2~3齡盛發期,下午4點開始,用2升消毒噴霧器(上海益森園藝用品有限公司生產)定向均勻噴霧,施藥量以葉片濕潤但無滴液為標準。藥后24小時無雨。藥后4天(4月29日)、9天(5月4日)每小區隨機取5個點,每點觀測10枝大葉黃楊,劃分調查藥后殘留蟲量。
1.3 計算與統計 各處理的防治效果用Duncan’s新復極差法舉行統計分解。防治效果計算公式如下:
蟲口減退率(%)=[(防治前蟲量-防治后蟲量)/防治前蟲量] ×100
防治效果(%)=[(防治區蟲口減退率-比較區蟲口減退率)/(100-比較區蟲口減退率)] ×100
2 效果與分解
2.1 生活史 根據3年的觀測,大葉黃楊尺蠖在我市1年發生3~4代,以老熟幼蟲入土化蛹越冬。蟲蛹大多數集中在大葉黃楊樹冠下3~5cm松散的淺土層中。翌年3月中下旬第1代成蟲開始羽化,3月下旬到4月上旬為其盛發期,卵在4月上中旬大量產下,自4月中下旬卵開始孵化,第1代幼蟲盛發于4月下旬,自5月中旬開始進入蛹期。1代發生較為整齊,別的幾代世代重疊現象嚴重。第2代為害較嚴重,成蟲自5月下旬開始羽化,成蟲盛發期在6月上旬,6月中旬大量產卵并開始孵化,7月上旬第2代開始進入蛹期。部門第2代蛹在7~8月高溫季節滯育越夏,滯育期均勻為56.2(38~72)天。第3代成蟲自7月中旬開始羽化,7月中下旬為其盛發期,卵盛產于8月上旬,幼蟲在8月中旬為孵化高峰,8月尾進入蛹期。第4代成蟲羽化高峰在9月上中旬,在10月中下旬開始逐漸入土化蛹越冬,后由于天氣嚴寒,絕大多數世代重疊,發育較慢的4代幼蟲不能老熟化蛹越冬,在冬季易凍死。在室內用大葉黃楊葉片飼養,一年可以發生4代,發育歷期見表1。
表1 大葉黃楊葉片室內飼養大葉黃楊尺蠖發育歷期 世代 歷期(均勻數±SD)(d)成蟲 卵 幼蟲 蛹1齡2齡3齡4齡5齡1代8.9±1.714.1±3.35.1±1.75.3±1.66.8±1.96.4±1.59.5±2.211.5±2.82代13.2±2.38.2±1.53.1±0.73.6±0.74.2±0.94.2±1.07.1±1.111.8±2.3(56.2±11.2)3代10.7±2.99.7±2.34.2±0.64.5±0.84.0±0.73.2±0.87.8±1.315.2±2.64代13.3±1.812.7±2.49.6±2.510±1.612.4±2.211.2±1.817.1±2.2 越冬 注:括號中的數字表示越夏蛹的發育時間
2.2 生活習性 成蟲多數在下午到傍晚羽化,日間靜伏于綠籬上,夜間活動,在黎明和傍晚時候活動較頻仍,航行能力不強,有趨光性,易捕捉。成蟲羽化后當日或隔日交配,多數在夜間交配,少數在上午,交配時間需要5~8小時,交配后2天左右雄蛾死亡,雌蛾約莫10小時后開始產卵,卵多產在大嫩綠植株上部的葉背、葉柄、枝條、枝裂痕處和雜草上,卵呈雙行或塊狀排列,每頭雌蟲均勻能產卵226(84~400)粒。老齡樹特別是經多次修剪的樹干枝杈裂縫多,產下卵塊也較多,蟲害也較重。初孵幼蟲有聚集性,低齡幼蟲一般聚集在心葉為害,在嫩葉后頭取食葉肉,留下上表皮和葉脈,呈透明網狀,3 齡后食量大增,啃食葉片呈缺刻狀,渙散為害全株,蟲口密度大時可將葉片、嫩枝吃光。幼蟲共5 齡,對光有一定的負趨性,在強光、高溫時多轉入植株下部隱藏處,傍晚及夜間外出取食,陰天則整天活動。具假死性,受驚時吐絲下垂卷曲在地面上,幼蟲能轉株為害,為害過的大葉黃楊長勢差。
2.3 防治效果 田間防治試驗效果(表2)解釋,使用的所有藥劑均有較好的防治效果,9天后防效均高于90%,其中4.5%高潤博EC3000倍液、1.1%綠浪EC1000倍液效果較佳,防效到達100%。藥后4天25%滅幼脲SC2000倍液防效較低,可能由于滅幼脲為昆蟲生長調治劑,殺蟲速度較慢。
表2 部門藥劑防治1代大葉黃楊尺蠖幼蟲的效果
處理 藥后4d 藥后9d 殺蟲劑名稱 稀釋倍數(倍液)蟲口減退率(%)防效(%)5%不同顯著性 蟲口減退率(%)防效(%)5%不同顯著性25%滅幼脲SC200072.669.7 a93.590.2 a4.5%高潤博EC3000100100 b100100 a55%殺蘇DP100097.997.7 b96.995.3 a1.1%綠浪EC100096.496.0 b100100 a40%辛硫磷EC100098.698.4 b94.892.1 a CK(不施藥)9.733.8
3 防治建議
針對近年大葉黃楊尺蠖在我市的發生情況,通過實踐探索和田間試驗,把握了其發生紀律,制訂了“治前控后”的防治戰略,形成了一套以林業防治為基礎、化學防治與生物防治相結合的大葉黃楊尺蠖綜合防治技術。
3.1 林業防治措施 地上與地下防治相結合。特別是在人行道旁、住民樓和魚蝦池周圍、綠籬和蠶桑混栽地段以及大葉黃楊尺蠖發生嚴重地段,提倡林業防治,不僅能有用減輕現代為害、降低子蟲口密度,而且可以阻止藥劑防治造成的環境污染和人、畜、魚、蝦、蠶中毒事故。林業防治措施詳細可分為:①整枝修剪。由于初孵幼蟲喜食頂端嫩葉,且有聚集為害的特點,在每年的4月下旬剪除蟲枝,集中殺死。②人工捕殺。由于大葉黃楊尺蠖成蟲飛翔力不強,羽化后日間多棲息在植株中、下部枝葉間,日間可以徒手捕殺或紗網兜捕殺。③除草殺卵。鏟除綠籬周圍的雜草,以消除雜草上的卵塊。④震落捕殺。利用幼蟲有吐絲下垂的習性,可舉行振落伍人工捕殺。⑤燈光誘殺。利用成蟲的趨光性,可在羽化期燈光誘殺成蟲。⑥翻土殺蛹。冬季翻耕綠籬周圍土壤,能有用地清除越冬蟲蛹,壓低發生基數;各代蛹期,也可在綠籬周圍翻耕根際土壤,挖蛹加以清除。
3.2 藥劑防治措施 做到治前與控后相結合,化學藥劑與生物藥劑防治相結合。本市大葉黃楊尺蠖暴食為害期為4月下旬到5月上旬,防治時間應把握在這個時間之前。由于在綠籬上用藥時間不長,一般藥劑對綠籬害蟲效果較好。因此,在防治上應做到兩個結合:①治前控后相結合。施藥時間把握在4月25日左右用好第1次藥,藥后10天左右,舉行殘留蟲量調查,如殘留蟲量跨越2 頭/株[1],再噴藥防治一次。②化學防治與生物防治相結合。從試驗效果來看,防治藥劑以菊酯類農藥4.5%高潤博EC1000倍液和生物農藥1.1%綠浪EC1000倍液效果較佳,防效為100%,55%殺蘇DP1000倍液效果也在95%以上。這幾種藥劑對人畜低毒,且對其它害蟲有兼治作用,推薦用于公共活動場所綠籬害蟲的防治藥劑。
作者:
穆蘭芳[1] 錢斌彬[1] 滕金洪[1] 朱福官[1] 劉于成[1] 曹衛菊[1] 梅以能[2] 張偉明[3][1]江蘇省吳江市植保植檢站,江蘇吳江215200[2]江蘇省吳江市農林局,江蘇吳江215200[3]江蘇省吳江市平望鎮農業服務中心,江蘇吳江215200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m.nt-geron.com/info/141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