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1)白粉病危害植物的葉、嫩梢、花柄等部位甚至全株。發病部位初期淡灰色,繼而生出一層白粉狀或茸毛狀物,當它們充滿葉片今后使葉內卷、嫩梢彎曲遏制生長。有時也感化末開放的花蕾,最后造成落葉或使植株滅亡。白粉病產生的特點是當氣溫到達18~30℃,氛圍相對濕度為55%~85%,尤其當情況較量悶熱,不通風時最易產生。
防治法子重要應改進栽培條件,節制溫度、濕度、留意通風透光,遮蔭時間不宜過長。栽培中應少施氮肥,多施磷鉀肥,以增加植株抗性。發病初期要實時摘去染病的葉片和花梗并會合燒掉,或將病株斷絕;或噴波美0.2~0.3度的石硫合劑。發病后噴1000倍5%代森銨水溶液或噴70%的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或粉銹寧1000~2000倍均可防治。
(2)銹病是盆景植物較常見的病害,癥狀重要是葉上發生鐵銹狀橙黃色病斑,并引起落葉落果。發病時期大都在高溫多雨季候。防治要領是:樹樁常常通風透光;施肥時留意氮、磷、鉀肥的共同施用,切不行氮肥施用過量,磷鉀肥缺乏;發病時應實時摘除病葉燒毀。發病初期用1:1:200的波爾多液或400倍敵銹鈉藥液噴射。
(3)腐根病從野外挖來的“樁胎”,栽種在盆中后常會產生此病。多由移栽要領不妥,澆水過量泥土澇漬,通氣不良,傷口被病菌侵入,根系窒息而引起;另一種是由于施肥過多、過濃引起。爛根后根的接收成果大部消失,而導致地上部枝葉枯萎。防治要領是:將栽入盆中的樁胎脫盆,小心地用水沖去盆土,剪去已腐朽的根系,同時對已枯萎的枝葉也應剪掉,用新的疏松素土從頭栽植,栽后澆透水,今后要節制澆水,以保持泥土適當潮濕,使上中能有足夠的氛圍,有利新根的生出,待確認成活后再施適當的肥料。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m.nt-geron.com/info/141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