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經烏海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沙棗樹為烏海市市樹,丁香花為烏海市市花。
“市樹、市花”是一個城市形象的重要標志和手刺,開展“市樹、市花”評選工作,對進一步培育城市品牌、提升城市綠化品位、建設生態優美烏海、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為啥評選“市樹、市花”
烏海市地處毛烏素沙地、烏蘭布和沙漠和庫布其沙漠交匯處,干旱少雨,風大沙多,是自治區甚至天下沙化、荒原化較為嚴重的地區。上世紀五十年月大開發之前,僅有屈指可數的幾種喬木類和灌木類的樹木在這塊土地上生計。
經過烏海人50多年的艱辛積極,這座沙漠中的城市于2021年4月被評為天下綠化模范城市,2021年5月被評為國家園林城市,樹木花卉種類由過去的寥若晨星增添至現在近200種,許多曾經不適合生長的樹木,都競相在這里生根發芽。
為全面展示“沙地綠洲、水上新城”的自然風貌,充分體現烏海人熱愛自然、改善生態、堅韌不拔、銳意進取的精神風貌,2021年3月,烏海市正式啟動了“市樹、市花”評選活動。由林業、園林等多部門工作人員組成的“市樹、市花”專家評審組推薦具有物種代表性、地方特色、象征意義的11種樹木和5種花卉作為“市樹、市花”候選品種,由市民評選投票,專家組再對票數前三名的“市樹、市花”舉行評審。
“市樹、市花”有啥征集標準
“市樹、市花”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標志,也是城市文化的濃縮和城市繁榮茂盛的象征。因此,評選市樹市花有特定的標準。
首先,“市樹”要能夠反映城市的自然和人文特點,代表城市形象和精神風貌,而且必須是適宜內陸栽植和生長的鄉土樹種,或經引種后在內陸顯示良好的樹種,在內陸種植歷史悠久用途普遍,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較高。其次,“市樹”要姿態優美,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防沙固沙用途,具有較好的生態建設推廣價值和市民休閑娛樂的園林景觀價值,受到廣大群眾喜歡,還要具備壽命長、抗逆性強、適應性良好、耐病蟲害等生物學特征。
“市花”同樣需具有代表性,在烏海市種植普遍,與烏海市的城市品位相平等。因以觀花為主,“市花”形態、花色、花姿要美,要受到市民認可和喜歡。既有較好的香韻和較高的美學價值,可用作室外園林綠化、室內種植觀賞,又充分體現生態價值,融合城市景觀,還要宜繁、宜育,適應性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推廣價值。
專家推薦+市民投票
選出候選“市樹、市花”
經專家評審組推薦,文冠果、胡楊、四合木、梭梭、樟子松、新疆楊、國槐、刺槐、香花槐、沙棗、沙冬青這11種樹木被作為市樹候選品種。候選市花(含灌木類花卉)則有楊柴、沙拐棗、八瓣梅、馬蘭花(馬蓮)、丁香。
自烏海市開展“市樹、市花”推薦評選活動以來,大眾通過電話、網絡、信函等多種方式踴躍投票,各種有用選票共計18074張。
其中,“市樹”評選中,四合木6329張、胡楊3044張、沙棗2312張、香花槐1744張、國槐1516張、樟子松935張、新疆楊648張、沙冬青463張、刺槐371張、文冠果339張、梭梭164張,葡萄、柳樹、松柏、云杉、桃樹、金葉榆、油松、皂角、碧桃、桑樹、銀杏、沙拐棗、丁香、白楊、梧桐等其它樹種209張。
“市花”評選中,丁香7508張、波斯菊(別名八瓣梅)5183張、馬蓮(別名馬蘭)3310張、沙拐棗968張、楊柴592張。沙冬青、胡楊、香花槐、桃、沙棗、槐、月季、向日葵、半日花、刺玫、虞美人、牡丹、大麗、八寶、太陽花、仙人掌、菊花、藍色妖姬、百合、玫瑰、玉蘭、茉莉花、櫻花、杏、薰衣草、郁金香、康乃馨、君子蘭等其它花種300張。
四合木、胡楊、沙棗、香花槐、國槐為“市樹”候選前五名,丁香、波斯菊、馬蓮、沙拐棗、楊柴為“市花”候選前五名,市民評選與專家推薦基本吻合。
候選樹和花各具特色
國槐是良好的綠化樹種,在烏海市常作庭蔭樹和行道樹,種植變種有龍爪槐,也是烏海市常用的綠化樹種。其經濟價值高,木料優良,花可入藥,對二氧化硫、氯氣等有毒氣體有較強的抗性。國槐又是祥瑞、幸福、美好的象征,一直以來受到烏海市民的喜歡。
胡楊生長在荒原中,耐寒、耐旱、耐鹽堿、抗風沙,有很強的生命力,能反映黃河城市的特點。一棵成年大樹每年能傾軋數十千克的鹽堿,堪稱“拔鹽改土”的“土壤改良元勛”。而且其易活、高峻、具有內陸特征,能反映烏海的自然和人文特點,代表烏海市的生態城市形象。
香花槐花型漂亮、顏色鮮艷,花開時香飄十里。夏秋時節,香花槐葉繁枝茂,樹冠坦蕩,樹干筆直,樹景壯觀,觀賞價值極佳,在烏海市分布普遍、成活率高。
四合木屬于國家二級、自治區一級保護植物,草原化荒原化的群種之一,全天下重要分布在內蒙古烏海市及周邊地區,現在僅存有1萬公頃左右。四合木是與恐龍同期間的植物,天下上稱其為“植物大熊貓”。四合木堪稱本土植物代表,有地方特色和象征意義,是強旱生植物,抗風沙,具有頑強的生命力,象征沙漠中的頑強使者。
沙拐棗是固沙造林的先鋒樹種。它的根系很發達,是活動沙地牢靠沙丘的優良植物,是沙漠地區的特殊樹種。沙拐棗抗風力強,耐干旱,亦是速生灌木,生長快,枝條茂密,其花似球狀,形態漂亮、氣質怪異。
楊柴屬于荒原化樹種,是優良的治沙樹種,耐旱,適合在烏海生長。楊柴開花量大,觀賞價值高,易繁殖。具有改善環境特點,能體現烏海植物的生長環境。
波斯菊別名格桑花、八瓣梅,在烏海市多處綠化地區被普遍栽植。波斯菊花朵艷麗、漂亮,花色多、花期長,易于成活,長勢快,大面積栽植很具有觀賞價值。其花語為快樂、協調,能體現協調烏海的美好風貌。
馬蓮別名馬蘭花,根系發達、適應性強,是很好的荒原化管理水土護坡植物。馬蓮莖葉蔥綠、舒展,堅韌,花色壯麗,花期長5至6個月。它植株雖小,但可以掩飾草原、美化城市,亦可改善鹽堿地,另有藥用價值。
沙棗、丁香為何奪魁
沙棗和丁香緣何一舉奪魁,被選定為烏海市的“市樹、市花”呢?專家評審組表示,這是根據市民投票、專家論證等多種因素考量而決議的。
沙棗樹,屬落葉喬木或喬木,高5~10米,樹干無刺,枝條有刺,刺長3~4cm,呈紅棕色,別名有銀柳,香柳,桂香柳,七里香等,有著“沙漠英魂”的美譽。它蒼勁有力、孑然傲立、無懼風寒聳立在沙漠中,面臨惡劣的環境從不退卻,是祖國北疆平安屏障的生態衛士。沙棗樹抗堿、耐旱、耐寒,防風固沙,保護農田,綠化沙漠,它生計的姿態已成為青春勃發的生態新城昂然聳立的象征。
早在烏海開發建設初期,生長較多的就是沙棗樹,可謂遍于黃河兩岸。由于沙棗樹具有防風固沙的作用,因此,沙棗樹成為烏海市栽種的重要樹種,昔時新華陌頭郁郁蔥蔥,如林如帶,組成大漠新城一道亮麗的風景。在黃河岸邊的農田里,每座屋子房前屋后、在城市道路邊,為了防風固沙,四處可見沙棗樹的影子。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月,吃的器械有限,逢年過節能吃上沙棗也頗為不易。沙棗是過年時和糖果、瓜子“職位”相當的一盤擺上桌的吃食。直到上個世紀八十年月,還經常可以見到孩子們在路邊的樹上打沙棗吃。
現在,沙棗樹雖然在烏海市分布有所削減,但它帶給烏海人的影象始終難以消逝。關于沙棗的散文詩歌、攝影作品源源不停,可見人們對沙棗的深厚情緒。因此,沙棗樹成為“市樹”實至名歸。
而“市花”丁香花貞潔優美、芬芳優雅,寓意著用功、謙遜。丁香花開在較好的季節,象征著年輕人單純、無邪、謙遜,給人以美好的象征,帶來好的兆頭。丁香花的生命力十分頑強,聚小而成大氣,可以綻放在北方嚴寒的天氣中,它的品質凝聚了烏海人不懈拼搏的精神風貌,力爭上游,生氣勃勃。
丁香花在烏海市栽植久,有白丁香、紫丁香等多個品種,現在遍布于城市街道綠地、公園廣場。每到四月花開之時,吸引諸多市民前往觀賞,也成為文人詩人、攝影興趣者筆下紙上、鏡頭之中的常客。
沙棗樹、丁香花很好地詮釋了烏海地域環境和人民耐勞耐勞、甘于奉獻的意志品質;同時兩栽植物也是祥瑞、幸福、美好的象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城市的文化內在。“市樹、市花”簡直定,讓烏海人的精神風貌有了詳細的形象展示,更進一步引發廣大市民愛綠護綠、植花愛花、建設協調家園的熱情。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news/21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