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月季花節還沒開幕,中華月季園內已經有游客前來賞花。 見習記者 呂奇 攝
中華月季園內的月季開得正艷,游客不時拿起相機攝影。 見習記者 呂奇 攝
中華月季園里的布展工作漸入尾聲。 見習記者 呂奇 攝
萊州作為中國月季之都,現在栽植面積在1000畝左右,年產苗木到達萬萬株左右,甚至有不少玫瑰苗木在平陰走俏。但尷尬的是,萊州月季還沒有形成相關的產業,重要照樣依賴單一的苗木銷售,無形中也給月季產業生長帶來了不小的難題。
現狀:苗木受迎接,卻花開異地
19日下午,在萊州市文峰街道碓臼李家村,村民李玉珍正在侍弄著玫瑰苗木。“去年一株玫瑰苗木賣2.9元,一畝地產1.7萬株左右。刨除成本,一畝地能掙2萬多元錢,感受還不錯。”李玉珍說。
萊州市花卉協會秘書長劉曉進說,萊州現在有30多個村,也許400多戶村民栽植苗木,年產苗木數目萬萬株左右。“咱萊州的苗木很受市場迎接。”劉曉進說,每年也許有500多萬株的玫瑰苗木被帶到平陰,“萊州自己的苗木卻花開他處,這是每一個萊州月季人的痛處。”
劉曉進算了一筆賬,一株兩年生的月季苗木是3-5元,一年生的價格只有1元多錢。一年生的玫瑰苗木一株在2-3元之間。如果單純依賴苗木,帶不來產業效應,對經濟生長孝順有限。
對策:搞活旅游,打好文化牌
“要想做好萊州月季,必須要搞活旅游。”萊州市林業局局長王俊榮說,主管部門一直在探索月季產業的生長之路。
王俊榮說,中華月季園建成后,花節當天能接待幾萬旅行市民,一年下來,估量能有30多萬人次旅行。下午是要多吸引外地市民來旅游,同時動員當地餐飲、住宿等產業生長,挖掘萊州月季的潛力。
“還要和外地交流互助。”王俊榮說,現在已經準備和三亞亞龍灣國際玫瑰谷互助,生長月季新品種,進軍鮮切花市場。萊州還要生長盆栽月季,挖掘開發月季文化相關產品,生長月季字畫、剪紙、攝影、面塑等,可以有用提升月季文化內在,實現產業上的促進。
瓶頸:除了苗木,沒有相關產業
“平陰玫瑰每年的產值是3億元左右。”平陰縣玫瑰研究所所長劉洪珍說,平陰當地栽植的玫瑰數目在5萬畝左右,每年的產值是幾個億。平陰玫瑰已經實現了產品多元化,有100多個產品。
“走遍全城也沒有月季的深加工。”劉曉進說,萊州月季雖然聞名,但面臨的尷尬就是除了苗木,沒有相關的加工產業。
劉曉進說,2021年,萊州市區開了一家經營玫瑰加工產品的店肆,經營兩年后,最終關門。隨后也有企業考慮加工月季生產香精,但較后也都沒有付諸實施。
“下午是需要研發相關技術。”煙臺市園林管理處工程師閻先生說,現在月季重要照樣作為觀賞用的,想要開發相關產品,需要研發技術,同時對于資金投入和產量規模有要求。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79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