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紫薇白粉病
紫薇白粉病為紫薇上常見病害,局部地區受害較重。
癥狀:紫薇白粉病在葉嫩梢和花蕾上發生。春夏天嫩梢、葉感病后扭曲變形,上覆一層白粉。葉開
展后即可感病,葉上病斑圓形,上覆白粉。嚴重時也可連成一片。病葉提前脫落,影響生長。花受
侵染后,外面被覆白粉層,花穗畸形,失去觀賞價值。
病原:為南方鉤絲殼菌(uncinula austroliana mcalp.),屬核菌綱、白粉菌目。在葉兩面生。
感染途徑:紫薇白粉病菌以菌絲體在病殘體上越冬,翌年發生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侵染危害。
病害一般在5月份開始發生,6月份趨于嚴重,7-8月份天氣炎熱時截至或較輕,9-10月份又可再度
病重。下部萌生的枝葉感病要重,園地濕冷、悶熱、透風透光不良時病重。
防治方式:
1、園藝防治:紫薇萌生力強,重病的成樹可于冬季剪除所有昔時生的枝條,清除病落葉,病梢,
可以減輕侵染。家庭盆栽紫薇應實時摘除病葉,并將盆花放置在透風透光處。
2、藥劑防治:可噴灑80%代森鋅可濕性粉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20%粉銹寧4000倍液,或1%波爾多液,于5月中旬起,每隔10天噴1次,共噴3-4次。
紫薇煤污病
癥狀:重要損害葉片和枝條。在葉片正面和枝條、葉柄上,充滿一層玄色的煤粉狀物,影響光合作。煤粉狀物有時可以剝落或被暴雨沖刷掉。
病原:屬于真菌中半知菌亞門的煤炱菌,菌絲暗褐色,串珠狀,匍匐于葉面。分生孢子形態多樣,單胞、雙胞或磚格狀。分生孢子器直立,長棍棒狀,淡褐色,單胞,長3-4微米,寬2-3微米。分生孢子器也有近球形的,直徑49-70微米。
感染途徑:病原菌以菌絲在病葉、病枝等上越冬。由紫薇絨介及紫薇長斑蚜大量發生后,以其滲透出的粘液為營養,誘發煤污病菌大量繁殖,6月下旬至9月上旬是紫薇絨介及紫薇長斑蚜的為害盛期,此時高溫、高溫有利于此病的發生。
防治方式:應實時防治好紫薇絨介及紫薇長斑蚜,是預防煤污病的下午因素。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74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