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徽派盆景是以安徽省的徽州命名的盆景藝術派別,以歙縣賣花漁村(雄興鄉洪嶺村)為代表,包羅績溪、休寧、黟縣等寬大地區。徽州地處新安江上游的黃山與白岳之間,這里山青水秀,天氣溫順,資本極為豐富。自南宋建部臨安(今浙江省杭州市),徽州即以其良好的地理位置,經濟、文化都得到了迅速的生長,盆景藝術也為了滿足巨賈大賈、達官顯宦的需要而得到與之相適應的生長。
早在唐朝,賣花漁村的花農就開始培育花木盆景。據(洪氏世譜)紀錄:乾符六年(公元879年),村里有位名叫洪必信、號梅窗處上的人,“嗜書史,善吟詠,嘗居于有建小樓數楹,植梅于前,作梅百韻以自悅。”徽派盆景氣概怪異,形式多樣,造型技法受損、蘇、滬諸派影響,以古傲蒼勁、奇峭多姿為重要特色,尤以梅極較為聞名,稱為“徽梅”,品種有紅梅、二紅。骨里紅、綠導、玉蝶、素白、臺閣;臺閣又分為銀紅臺閣與香花臺閣等等。
在造型上分規則類與自然類,規則類重要有“游龍式”(多見于梅樁)、“扭旋式”、“三臺式”、“屏風式”、“疙瘩式”等。自然類則師法造化和顯示畫意,不拘一格,匠心獨運,具有鮮明的地域個性。改造開放以來,徽派樹樁盆景、尤以梅樁盆景在造型上更趨自然。其山水盆景以平遠式為基調,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闊,白帆點點,波光遴粼,好一幅“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江南圖畫。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55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