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我國城市平安面臨的問題是嚴重的,有的城市處于地震組織帶中,城市中有的修建甚至建在地震活動斷層上,或離斷層最近,從20世紀近百年的活動程度看,地震烈度≧7級的均勻值為0.66次,≧6級的均勻值為3.6次。我國照樣洪澇災難多發地區,有140多個大、中城市位于江河洪水水位之下,隱患嚴重。沿海城市的水災既有暴雨的影響,也來自風暴潮。在山地城市,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難也時有發生。城市設計對城市平安問題應該放到一個重的位置,沒有負責做好防災設計的城市設計不能批。
汶川地震對人民的生命和財富造成哪么大的危險令人痛心,災后反思很有需要。近年來我國經濟飛速生長,城市設計和建設更多的是考慮生長的問題,而對城市的防災平安問題相對來說不夠重視,在城市設計體例的時候,防災設計只是附帶一下,沒有擺上一定的位置。
城市防洪、抗災、人防、消防等都有國家頒布的技術規范和標準,城市設計與建設必須遵守和執行各項防災的有關劃定,確保城市平安。這次汶卅地震倒了這么多的中小學屋子,值得深思!
在廣州的老城區,人口、修建濃密,應多建一些公共綠地,不只可以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美化城市景觀、為城市住民提供休憩游樂場所,還可以在防震、防火、防洪、減輕災難等方面起到相當大的作用。還要多建一些城市廣場,平時可增添停車位,災時能逃亡。
一個城市一定要有各種救災物資和裝備的貯備,部署在平安的地點,當發生災難時能實時挪用,特別是一些大型的救災裝備。這次汶卅地震大型救災裝備缺乏,嚴重影響了對生命的搶救。
大、中、小等各種學校、大型公共廣場、體育場館、政府大樓等重要公共修建具備“第一逃亡所”成果,在救災中會施展重要作用,應吸收汶卅地震的教訓,大中城市政府應對這些修建物結構舉行抗震普查。
一旦大災來臨,道路就是生命線。現在城市道路的設計只考慮通行、景觀、城市透風、地下管線的埋設等等,沒有考慮防災的因素。廣州這樣的特大城市,人口跨越1000萬,就可以考慮建設專門的防災救災道路系統,與城市的生活性道路、交通性道路、游覽性道路相區分。防災救災道路與外界要有較好的聯系,自身防災能力強,能在受災時起到關健作用。
廣州作為特大城市,高層修建多,對高層修建的抗震性能、設計標準和逃生方式應做一次深入的普查。對老城區內的危房也要采取一定措施。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53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