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發病癥狀:葉斑病是非洲菊(又名扶郎花)常見病害之一。重要危害葉片。發病初期被損害的葉片出現紫褐色小點,后逐漸擴大為圓形病斑,直徑1至7毫米,中心暗灰色,邊緣紫褐色。病斑上著生玄色小點,有時病斑組織開裂形成穿孔。由于病原微生物不同,癥狀顯示略有不同。由菊尾孢菌引起的葉斑病,在病斑邊緣有稍隆起的褐色淺紋,病斑兩面有不顯著的暗綠色霉點。由菊葉點霉菌引起的病斑具有不同心輪紋,其上著生玄色小點。三種病菌侵染葉片引起的葉斑病,嚴重影響植株生長和開花,造成降低切花質量和觀賞價值。
發病紀律:該病由菊尾孢菌、菊葉霉菌和殼針孢菌等真菌侵染所致。一般在陰濕、陽光不足的室內比露天透風透光的發病嚴重。病菌以菌絲在病葉上越冬。土壤粘重,排水不良的環境條件下易發病。施氮肥過多也容易促使病害發生。高溫多濕,光線不足的環境易發病,26至32℃的夏、秋多雨、多風暴季節,發病較為嚴重。該病多于5月下旬開始發病,6至9月發生較嚴重,尤其是在南方地區。
防治方式:
①加強栽植管理:應先選擇陽光足夠,空氣流通、排水良好的沙質土的田塊栽植。適施腐熟農家肥、有機質肥料,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②及早清除病葉:發病初期或病害不嚴重時,初見病葉。應實時摘除病葉,集中銷毀,以控制病害傳播和蔓延。
③藥劑防治:發病初期連噴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600至800倍液或50%多菌靈400至600倍液,每7天噴1次,連噴2至3次。較好摘除病葉噴藥。亦可噴50%撲海因可濕粉劑1000至1500倍液,75%丙環唑乳油20毫升,兌水100升噴霧,可抑制和防治病蟲害蔓延。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45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