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桑樹炭疽病在我國華東、西南植桑區時有發生,近年江蘇、浙江發生也較普遍。重要在秋季為害桑樹枝條中下部葉片。
癥狀
病斑初為淺褐色至褐色小點,后擴大為圓形斑,周圍暗褐色至紅褐色,中部灰黃色或淺褐色。濕度大或陰雨綿延時病斑吸水膨脹,出現潰爛穿孔,天氣干燥病斑中部常裂開。葉脈、葉柄、實生苗根頸部的短線條狀病斑呈鮮紅至赤褐色,病斑正、背兩面均散生有棕褐色至玄色疹狀小顆粒,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盤。多個病斑融合后,造成葉片枯焦脫落。實生苗受害重。
病原
colletotrichum morifolium hara稱桑炭疽菌,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分生孢子盤小疹狀,玄色,直徑55—300um,初生于表皮下,成熟后突破表皮外露,其上叢生短線狀分生孢子梗,單胞無色,大小5—7×2.5—3(um),梗上著生具粘液物質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紡錘形至鐮刀形,單胞無色,大小20—40×3—5(um)。分生孢子梗間及分生孢子盤周圍,間生暗褐色針狀剛毛,具1—4個隔膜,基部較粗,大小35—110×4—5(um)。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病菌以分生孢子盤和菌絲體在病葉上越冬,翌春發生分生孢子,借雨水傳播到葉面上舉行初侵染。孢子侵入后6—7天即出現病斑,3~5天后發生新的分生孢子舉行再侵染。一般7月開始發病,8、9月擴展漸多,直至落葉。品種間抗病性有不同,湖桑7號、湖桑32號、育2號易感病,湖桑199較抗病。
防治方式
(1)選用抗病品種。(2)秋季實時網絡病葉銷毀或漚肥削減菌源。(3)提倡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和桑樹專用肥,提高抗病力。(4)夏伐后噴波美4°~5°石硫合劑或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消毒。(5)發病季節噴灑7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l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25%炭特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600倍液、80%大生m一45可濕性粉劑500倍液、80%噴克可濕性粉劑600倍液。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40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