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因地理環境和天氣緣故原因,霞浦盆景擁有“樹附石”的自然景觀。
現在,在各地尋求產業轉型升級的背景下,霞浦適時培育提升盆景產業,于2021年設立盆景產業園,推出扶持政策,昔時園內企業交易額就達5000余萬元,且增進態勢喜人,成為當地新的經濟增進點。
美景不再藏深閨
記者來到霞浦縣盆景產業園。園內有假山木屋,景致盎然,琳瑯滿目的樹石盆景形態各異。霞浦花木盆景協會會長湯鳴祝正在修剪他的作品。“這里擺放的盆景有2萬多盆,加上還沒上盆的,共有4萬多盆。別看數目這么多,沒有一盆的造型是重復的。”
據湯鳴祝介紹,由于地理環境和天氣因素,霞浦的榆樹會咬住依附在其身上的石頭,這在天下其他地方較少見。因此,在當地,盆景制作由來已久。從20世紀80年月開始,霞浦盆景制作藝人根據榆樹易于種植造型的特征,研創出自然附石盆景,因其匠心獨具的創作意念和機動絢麗的理念,使霞浦盆景的品質得以進一步提升。
“原來,內陸人家里都市擺上一兩盆附石盆景,但想要靠它賺錢的人不多。”湯鳴祝說,2021年,在廈門舉行的一場海峽兩岸農產品的展覽上,有霞浦盆景藝人帶著三五盆作品參展。想不到盆景很快賣光了,甚至有人出3.2萬元買了兩盆。霞浦人意識到了盆景的經濟價值。
今后,霞浦先后出臺盆景產業用地設計、盆景產業扶持措施等多項優惠政策,也指定縣林業局牽頭建設霞浦盆景市場。但由于盆景生產制作依然存在制作程度低、規模小、產業結構散等現象,產業生長水準不高。
去年,霞浦著手將盆景作為重要產業來打造,整合全縣范圍內的盆景制作與經營單位,建設占地面積128畝的盆景產業園,作為盆景制作、科研、展覽、交易基地與生長平臺。
霞浦縣長溪盆景生長有限公司是產業園中的龍頭企業。“盆景作為當地新興產業,市場走向非常值得看好。現在,人們崇尚回歸自然,作為大自然風景縮影的盆景,在某種程度上正好迎合人們的這種生理需求。”副總經理鄭祥秋說,“受益于市場環境和各方支持,公司收益延續兩年保持兩位數增進。盆景產業熱起來了,盆景園也很火,現在很多多少家企業和小我私人排隊要進駐。”
現在,霞浦盆景產業園經營戶已有135家,存量盆景4萬余盆,價值2.6億元,年交易額5000余萬元,動員就業人口1200多人,人均年增收1.5萬元。霞浦盆景市場已成為閩東北較大的盆景交易集散地。
產業化,生氣無限
在盆景產業園內,掛著一塊由省文化廳揭曉的“福建省文化產業樹模基地”牌匾。“盆景被稱為活的國畫,要有文化、藝術和創意才有生命力。”湯鳴祝說。
在盆景園內,附石盆景種類繁多,創意豐富。有假山形、龍形、樹形,另有樹上石、石上樹、樹抱石……湯鳴祝說:“附石盆景在盆景藝術的基礎上融合了石頭文化,更有利于再現大自然風貌。我們在培育時,不是讓盆景按人的意識走,而是根據形狀和長勢因勢利導,把大自然的創意和人的創意結合起來。”
不外,自然附石盆景雖意境文雅、制作身手精湛,但其培育樹樁多需采挖自然林,取材困難,一盆售價一般要5000元以上,貴的甚至幾萬元,因此,其產品重要限于高端人群消費,制約了產業生長空間。
為突破瓶頸,霞浦縣林業局在技術上舉行創新。霞浦縣林業科技推廣中心主任姚勇說:“林業局組織相關單位和人員開展了‘人工附石盆景產業化下午技術研究’項目攻關,現在已研發出的鑲嵌式、穿透式人工附石盆景,既戰勝了樹樁來源的困難,又保留了自然附石盆景的神韻,而產品價位多在500元至1000元之間,將來產品市場前景十分廣漠。”
產業化,還需在品牌打造方面狠下功夫。霞浦堅持“擺出來、走出去”,每年出資支持縣花木協會等民間組織舉行各種盆景展示活動,宣傳盆景文化,普及盆景知識,相同產業信息;積極支持相關單位和小我私人加入天下各種盆景展示活動。現在,“松城”牌樹石盆景已得到國家地理標志認證,現在正在申請省聞名商標。
根據設計,霞浦盆景產值預計今年將達6000萬元,2021年達1億元。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37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