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天子草野生多長在中低山區河溝山谷旁懸巖上,具有陰涼濕潤透風環境。是一種耐陰短日照植物,怕高溫干燥,怕強光和長日照,較耐寒,氣溫在-10℃時,仍無凍害。野生天子草重要靠莖基節處不定芽萌發新株繁衍生息。下面就給大家帶來天子草種植技術。
種植技術
(一)繁殖方式 分株繁殖和種子繁殖。
1.分株繁殖 天子草每年都萌發生長新的植株,新老莖叢生在一起,分株繁殖的石斛生長4-5年后,每叢新老莖可增添到20-30枝(野生天子草由于多年生長,有的每叢新老莖達70-80枝,甚至更多),秋季9-10月或早春萌發前結合采收,舉行分株繁殖,分株時選擇1-2年的莖枝作種,二年以上老莖用作商品,每窩栽各種莖4-5枝,根長只保留3厘米左右,過長的剪去。春季萌發后昔時生長成苗,成活率可達100%。
2.種子繁殖 天子草種子是發育不完全的種子,種皮內有一個圓形的種胚,通常條件下難以萌發,只有在人工舉行組織培育,得到足夠的養料,適宜的溫濕度和光照條件下,才能萌發生長,一個蒴果約有2萬試管苗。培育半年以上,試管苗莖高3-4厘米,4-5片葉,煉苗10-15天后,可以移栽室外苗床內,一年后舉行定植。
(二)栽種方式有巖石或貼樹栽種,盆栽和石礫基質種植。
1.巖石或貼樹栽種 中、低山區選擇涼爽濕潤、背陰、透風的生態環境,在河溝山谷旁石巖或多年邁樹樹干粗矮、分叉多的闊葉樹,將石斛種苗栽種在巖石縫坎上,或樹干分叉凹陷處,用竹篾或藤蔓將種苗牢靠捆牢,栽種順序自上而下。將事前用牛糞、菜籽餅粉或復合肥和土壤用水拌好的稀肥土,抹在石斛根的周圍,再噴灑一些水份使種苗濕潤。
2、盆栽 選用通氣透水的瓦盆較好,紫砂盆次之,盆的大小視用途而定,盆底放一層1.5厘米左右的較大石礫,再放1厘米左右中等大小石礫,高約1盆深1/2,上層放0.5厘米左右小石礫至盆深3/4,石斛種苗栽在盆中,用石礫將其壓住牢靠,栽后噴灑一次水。盆栽石斛養護很重要,春、夏、秋季應放在陰濕涼爽處,冬季可放在半陽處,要加強水肥管理,噴灑水份和營養液,增添濕度和養分。
3、石礫種植 選擇靠近水源地點,整地作畦,緩坡作等高平畦,畦寬1米,撿凈草木根莖雜物,畦面鋪一層10厘米左右的石礫,底層鋪1-1.5厘米的大石礫,厚度在3厘米左右,然后在上面放0.5-1厘米的中小石礫。應采取花崗片麻巖破碎的石礫為好。
畦面要平整,按10×10厘米株行距栽上種莖,栽時用石礫將根部壓住,栽后噴水,保持一定濕度。為了不使陽光直射,栽后要實時搭棚遮陰,或使用遮陽網。若在樹林下栽種,陰蔽度大的地方,適當間伐。缺少陰蔽度地方,要栽上速生闊葉樹,保持透光度在30-40%。石礫種植便于操作管理,但應注重的是栽后要勤加水肥管理。
(三)田間管理
1、噴霧、灌水 天子草種植地要有噴灌設施,為了保持陰涼濕潤環境,應舉行經常噴霧,也可以畦溝灌水,每月2-3次,以增大棚內濕度,保持空氣濕度在80%以上。
2、施肥 將菜籽餅、蠶砂等有機肥曬干破壞,撒施在石礫上,作基肥,每平方米用量50-100克,天子草生長期間,用0.5%尿素或磷酸二氫鉀噴施,每月2-3次,也可配制營養液澆施。
3、除草保苗 畦面有雜草、枯枝落葉要實時清除,發現被風吹,獸害造成植株歪倒或根系脫離石礫露在上面,應實時重新牢靠栽植,以保證全苗。
收獲加工
(一)采收 一般栽種后三年即可收獲,生長年限愈長莖數愈多,但5年后的老莖會干枯瘦小,自然老死鐫汰。收獲期在10月中下旬至翌年3月。莖枝堅實豐滿,折干率高,商品質量好。
(二)加工 天子草藥用多為鮮莖,亦加工干商品“霍楓斗”。
加工方式:鮮莖采回后按粗細是非脫離,劃分放在鍋里猛火爆炒,起鍋后用手搓揉,除去葉鞘,再復炒1-2次,至莖枝柔軟為止,然后一根一根扭繞成螺紋狀,用文火一次性烘干。商品呈2-3圈螺紋形,有頭有尾者稱“龍頭鳳尾”,為一級品,頭尾只有一種者為二級,無頭無尾者為三級。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26222.html。